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21.3%,依然稳居全国化工第一大省的宝座。但行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十三五”时期,山东应加快由化工大省向化工强省目标迈进。
为实现化工强省目标,全行业需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炼化产业要加快实施国家已经批复的大型石化企业的改造和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将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青岛炼化以及中国化工昌邑石化发展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石化企业。帮助和支持地方炼化骨干企业申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及配额。拓展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渠道,加快延伸产业链。
轮胎产业要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轮胎第二梯队,优势企业进入国际轮胎第一梯队。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与绿色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绿色轮胎。
氯碱产业要加快膜极距、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电解技术推广应用,努力降低能耗。加快无汞触媒氯乙烯规模化生产干法乙炔技术的推广,促进聚氯乙烯产业的节能减排。努力研发现有氯系产业的升级产品并加快发展高端有机氟硅材料、聚氨酯等产业。
化肥产业要支持大型合成氨企业,采用高效清洁先进煤气化技术优化原料路线。大力发展新型肥料,鼓励企业加强开发各类新型缓控释肥、抑制剂型稳定性肥料、增效剂型缓控释肥、氨基酸螯合肥料、生物肥料等。
二是大力提升产业档次。扶优扶强,进一步提高全省目前有优势和特色的聚氨酯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生物高分子材料、膜及膜材料等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增加规格品种,增强其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发展绿色环保型增塑剂,巩固提升在国内外的优势地位。
加大研发力度,发展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通用级合成材料的特种牌号和专用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贯彻国家新能源战略,努力发展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以国际先进化工园区为标杆,对现有化工园区和聚集区做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使其成为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城镇化进程,加快化工企业的搬迁改造和提升。在总体布局上,形成沿海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产业带,鲁西南的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为主的产业带。
四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近期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油装置。按照《山东省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到2017年末,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1500万套,斜交胎1200万套;到2020年末,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3000万套,斜交胎2000万套。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行业准入条件,根据山东省产业实际情况,制定山东省单独的产业政策,加快淘汰化工产业其他落后产能。
五是拓展发展空间。遵循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找准山东化工与该战略的结合点,学习、研究并掌握沿线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产业特点等,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转移过剩产能,拓展发展空间;寻求合资合作,减少贸易摩擦;扩大市场份额,拓宽产品渠道。